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常在晚期发现,死亡率较高。对结直肠癌进行早期筛查有助于降低其致死率,结肠镜检查效果较好,但属于侵入性检查,在目标人群中接受程度不高。通过肿瘤标志物进行筛查也是一种潜在的方案,但目前采用的肿瘤标志物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对早期病变检出率不理想。
为探索高效的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办法,本文作者尝试将粪便中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作为潜在的癌症生物标志物,探究其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资料图片)
粪便外泌体分离及表征
首先,作者从粪便样本中分离EVs并进行表征鉴定,结果证实了EVs的成功提取。
之后,作者选择结直肠癌相关蛋白(CDH17, EGFR, EpCAM, HSP70, KRT19, SRC),检测其在结直肠癌患者粪便EVs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这些蛋白在粪便EVs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因此作者认为粪便EVs携带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特有的分子信息,可反应结直肠癌病变情况。
筛选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作者筛选出可能存在于粪便EVs表面的结直肠癌相关蛋白,并通过Western Blot进行验证。结果显示,CD147及A33仅存在于患者组,健康对照中未检出,这提示CD147和A33有用于结直肠癌诊断的潜在应用价值。IG-TEM(immunogol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进一步明确了CD147和A33存在于结直肠癌患者粪便EVs表面。
ELISA检测粪便EVs表面标志物
建立粪便EVs表面标志物(CD147和A33)ELISA检测方法,对结直肠癌患者及健康对照粪便EVs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组检出的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CD147、A33以及两者联合,可以用于区分结直肠癌患者及健康对照,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分析显示,两者联合曲线下面积(AUC, area under curve)最大(0.913)。此外,与癌胚抗原(CEA)进行比较,CD147、A33以及CD147联合 A33在诊断敏感性方面更优。
纵向样本粪便EVs标志物分析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粪便EVs中CD147和A33的水平,评估其作为预后报告指标的价值。结果显示,术后CD147和A33水平显著降低,核磁共振成像证明CD147和A33水平的下降与肿瘤切除有关。
本研究中,作者证实粪便EVs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其诊断敏感性高于癌胚抗原,为直肠癌早期筛查提供了一种潜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式。
Zhang Z, Liu X, Yang X, Jiang Y, Li A, Cong J, Li Y, Xie Q, Xu C, Liu D. Identification of faec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s novel biomarkers for the non-invasiv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J Extracell Vesicles. 2023 Jan;12(1):e12300. doi: 10.1002/jev2.12300. PMID: 36604402; PMCID: PMC9816085.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