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一颗菩提树
植树的意义
只要种下一颗种子,
【资料图】
它会报以鲜花、果实、草木、森林。
植树的意义,在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种树爱树,也是佛教历代传承的优良传统。
在《佛说诸福田经》里佛陀说到有七法,“广施名曰福田,行者得福即生梵天”,其中就有“园果浴池树木清凉”。
壹
佛教与树的不解之缘
佛教与树有着不解之缘。释迦牟尼佛的生平和佛教的历史都与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佛陀降生于无忧树下、得道于菩提树下、涅槃于娑罗树下,佛教经典首次结集于七叶树下……
(上图为佛陀成道的菩提树)
经典里还讲到,每尊佛都是在树下成道的。如毗婆尸佛在无忧树下、尸弃佛在邠他利树下、毗舍浮佛在娑罗树下、拘留孙佛在尸利娑树下、拘那含牟尼佛在优昙跋罗树下、迦叶佛在尼拘类树下、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将来成道的弥勒佛在龙华树下(出自《十住毗婆沙论》卷五)。
佛教的修行也和树有密切的关系。树既可以避雨,又可以纳凉,因此常成为修行所择之处。僧人习惯在树下经行,树下打坐,树下休憩。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寺院多建于溪泉林茂的幽静之处,以此“澄怀观道”。唐代以后的禅宗,更讲究人与自然的融合关系。“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满目青山,触目菩提,禅师们常常在青山白云、流水清泉之中,领悟佛性的真谛。
贰
法性之树
佛教也用树来比喻修行。《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有一个偈子,用微妙的法性之树来比喻菩萨道修因证果的全过程:
菩萨妙法树,生于直心地,
信种慈悲根,智慧以为身,
方便为枝干,五度为繁密,
定叶神通华,一切智为果。
最上力为茑,垂荫覆三界。
解 析
菩萨的妙法之树生长在正直的心地上,直心是道场,菩萨之心不能弯曲,不能谄媚,要正念真如。
以信心为种子,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以慈悲作为树根,用大悲水来浇灌、滋养。
根本智为树干,方便智为枝条。以菩萨六度的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为繁茂的叶和花。
叶表禅定,不被世间八风吹落。花千姿百态的开合表无穷无尽的神通。
最后,以一切种智为果实。用最上力为树上的茑,垂下树荫覆盖三界一切众生,皆得清凉。
上图为古文殊寺的千年龙松、凤松
(寺院重建,始终以保护古树为先)
在佛教里,播下智慧的种子,给它土壤,为它浇水,呵护着它,让它发芽成长,这就是修行。
在适合种树的春季,我们要多种真正的树,更要种一棵根植于心的菩提之树,然后用智慧守护着它、以慈悲心浇灌着它,终有一天属于我们的菩提之树会枝繁叶茂、结出永恒安乐之果。
心中 需 种 菩 提 树
佛教慧日
般若
触目菩提
满目青山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